您的位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2025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科普】第7期: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4-22 08:28:35本文来源: 阅读次数:0

2025415-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特别推出系列科普,帮助公众提高科学防癌抗癌意识和知识水平。本期内容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李主任,我不做机器人手术,我想您给我主刀;我不想机器人给我做,我只相信您……”最近的手术谈话中,这样的对话频繁出现。显然,对于机器人手术,我们的医学科普宣传工作不到位,临床医生的讲解不够细致、没有兼顾通俗易懂,公众也对于这项新兴技术缺乏了解,存在认知误区。那么什么是机器人手术系统?相比传统手术有什么优势?适合做什么样的手术?机器人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如何呢?

一、机器人手术是机器人在给患者做手术吗?可以信赖吗?

首先,机器人手术并非全自动机器人,它的准确名称为“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包括外科医生控制台、成像系统和床旁机械臂系统三部分,由具备相应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医生,利用双目内窥镜观察患者体内图像、双手及脚控制机械臂,通过强大成像及操控系统,模拟甚至超越人手的自由度和精细度,完成传统腹腔镜难以实现的精准手术。医生全程掌控,机械臂只是“医生延长的双手”,本质是“医生+智能工具”协作的,更先进、更精准的腔镜手术系统。其次,它并非刚刚面世,自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上市,2005年被批准用于妇科手术,已经历经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基于其视野清晰、操纵灵活等特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RALS)在妇科微创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手术指征逐步拓展,开启了妇科肿瘤微创手术的新纪元。

二、‍相比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有哪些优势?

首先,精准度、稳定度跃升。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相比传统腹腔镜,具有裸眼直视三维立体高清视野,为术者提供5-15倍的清晰放大术野和更加真实的深度感知,清晰看到微小血管和病灶,使超精细操作成为可能;操作系统的颤抖自动滤除和INTUITVE直觉式操控技术,拥有7个自由度的可转腕手术器械,其弯曲及旋转的程度远超人手极限,比人手更灵活,也让医生的操作更稳定、自然,手术更精准、更精细、更安全。其次,微创优势明显。机器人手术仅需几个直径8-12mm的穿刺孔,患者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和疤痕明显减少,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若行单孔术式能进一步减少切口数量和手术疤痕。其次是复杂手术的突破。在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中能有效保留神经,降低术后尿潴留风险,在盆腔这种狭小空间更具优势。对于肥胖、肿瘤巨大、多次手术史、盆腔粘连等传统腹腔镜手术难以处理的复杂疑难病例,术者可以自主控制镜头和器械的操作,避免了与助手之间配合不熟练引发的安全性及低效率等问题。机器人手术系统另一优势是自带荧光显示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区域前哨淋巴结绘图;避免系统清扫淋巴结带来的淋巴水肿、手术时间延长等弊端。

三、在妇科肿瘤手术领域,机器人操作系统适合做什么样的手术?

机器人手术在妇科肿瘤领域应用广泛,可应用于子宫肌瘤剥除、卵巢囊肿剥除、全子宫切除、附件切除等良性病变的手术;也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早期子宫颈癌、早期卵巢癌甚至外阴癌等多个恶性肿瘤瘤种。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机械臂活动度高、自由灵活,可以到达盆腔最深处,3D成像系统视野非常清晰,在盆腔恶性肿瘤腔镜手术时具有独到优势;外科医师控制台可以消除手术过程中人手的抖动,操作精细,电热系统非常精准,并且具有荧光显影系统,能够更加快速、精准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高,可实现患者快速康复。

尤其在子宫内膜癌,2011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初次推荐腹腔镜手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至2017年,腹腔镜已作为标准手术方式予以推荐。但传统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在肥胖病人实施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尤为明显。机器人手术平台具备可360°转腕的器械、震颤滤除、更高倍数放大的术野、人体工学设计、裸眼 3D 视野等优势,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结局,虽然两种手术方式的肿瘤结局无显著差异,但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组中转开腹的概率低,住院时间缩短,淋巴切除比例高。另外,根据《子宫颈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子宫颈癌中国专家共识》,机器人手术也适用于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等。

四、机器人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如何呢?

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机器人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在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中甚至可达零出血;复杂手术操作耗时缩短20-30%,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减轻,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也极低。而公众最关心的恶性肿瘤预后问题,机器人手术对比开腹手术,在子宫内膜癌和早期宫颈癌5年生存期无明显差异,但机器人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机器人手术淋巴结清扫及局部切除更精准,术后并发症少;而开腹手术对于晚期肿瘤的病灶清除更彻底,残留风险降低。其实,相比手术方式,手术的质量与无瘤原则的实施才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妇科肿瘤患者具体应该实施什么样的手术,需要医生依据患者的肿瘤性质、类型、播散范围、最新的治疗指南推荐及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规范合理的实施。

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是医生智慧的延伸,代表着妇科微创技术的进步,为妇科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微创治疗手段。无论是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还是机器人手术,医疗的本质,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生命之约。当您将"我只相信您"的郑重托付说出口,我们便全力以赴,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守护您的健康!


本期专家

李大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子宫肿瘤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妇科恶性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致力于妇科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妇科各级微创手术、妇科恶性肿瘤精准放疗、靶向及免疫综合治疗等技术的应用研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妇科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CACA)宫颈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CACA)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妇科肿瘤学组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疗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委

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