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于金明院士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4-07-15 20:41:17本文来源: 阅读次数:0

日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院长于金明主持的“肺癌放疗联合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关键机制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人民日报作专题报道,发表于2024年7月15日刊第19版(科技专版),全文如下:

“肺癌放疗联合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关键机制与临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让肺癌诊疗更加精准

人民日报记者 谷业凯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该院院长于金明牵头开展的肺癌多学科联合诊疗正在进行。从2015年开始,多学科联合诊疗已成为于金明乃至全院医生每周每周固定的工作安排。“我们集中不同学科专家的智慧,以精准诊断和治疗为前提,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于金明说。

肿瘤是极其复杂的疾病,特别是肺癌,异质性很高,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患者中可能有不同的疗效和副作用。放疗是肺癌最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在医学技术进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如何使放疗联合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式,从整体上提高疗效、使患者获益最大化,既是肺癌放疗领域的关键,也是于金明和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于金明深知,要在临床上取得突破,研究必须奔着基础去。在肺癌放疗联合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研究中,团队从基础层面探究联合给药机制,绘制了我国放疗重塑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图谱”,并通过系列细胞和动物研究,发现了放疗诱发免疫应答的关键通路及靶点,并在分子水平上筛选出联合治疗的新靶点、新机制。该团队成为国内最早进行放疗免疫基础研究的团队,相关成果为临床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在分子层面获得精准的治疗方案并监测疗效,团队还自主建立了中国肿瘤人群基因组数据库,构建了多款高通量测序检测组套,开发了与之对应的全自动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实现肺癌免疫微环境的分子影像可视化,为研究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团队成员、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教外事部主任陈大卫说:“我们开发的相关产品和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在国内外获得多项专利授权,相关试剂盒产品通过创新审评通道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已在国内外超150家医疗机构使用。”

针对放疗带来正常组织损伤,团队整合多组学参数、构建预测模型,创新提出了“免疫调节精准计划”理念。他们研发的专利技术“一种照射剂量确定方法及系统”,能够设计出精准动态调节放疗方案,实现飞秒级、高精度的“靶区”勾画。

“我们将新型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与精确放疗技术结合,通过全国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验证了免疫治疗在中国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创建了放疗联合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的‘高效低毒’新策略,显著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了正常组织并发症,为肺癌治疗的全程精准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团队成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邢力刚介绍。

个体化、精准化治疗,需要全面的医疗数据支持和多学科协作机制。在于金明的倡导带动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并实现对新入院肺癌患者的全覆盖。

一系列成果不仅为我国肺癌治疗的标准和体系建设打开了新的篇章、奠定了实践基础,更切实改善了广大肺癌患者的治疗条件和生活质量:患者生存时间显著提高,治疗疗效从19.7%提升至41.7%,成果也改变了我国乃至全球晚期肺癌患者一线治疗模式,国内外多个临床诊疗指南因此修订。

团队成员还利用学术会议交流、肿瘤规范诊疗公开课、医疗帮扶、健康宣讲等形式,多次在国内外普及和宣讲这一肺癌治疗新策略,并与多家医疗机构共享诊疗理念和技术,帮助提高并完善了肺癌的诊疗手段。

“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我们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做科研,不断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于金明表示,下一步,团队将加强临床研究,建立大型临床试验网络,收集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影像组学、剂量组学和随访等多维度信息,建成“恶性肿瘤免疫放疗”数据平台并进行分享和推广,为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支持,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治疗方案和临床指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